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江西赣州政法机关重拳组合治沉疴

时间:  2017/1/26 9:17:34  
江西赣州政法机关重拳组合治沉疴
  
上下拧成“一股绳”破解执行难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破解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法院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预期成效,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多头并举,全面发力。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江西省赣州市政法机关了解到,2014年以来,赣州市委政法委和当地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政法委牵头、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的执行工作新机制,多方共同发力,上下拧成“一股绳”,重拳组合推动解决执行难,取得显著成效。
 
“硬拳头”严厉打击拒执犯罪
 
首付20多万元买下90多万元的房子,随后将自己原来的房子以超低价卖给岳母,直接搬进新房居住,拒不缴纳后期欠款,赣州市民曾某打起了赖账的如意算盘。
 
2014年1月,原房主刁某向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请求判令被执行人曾某履行后续付款义务。
 
章贡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宋继忠告诉记者,被执行人曾某始终拒绝履行执行义务,不仅以各种方式躲藏逃避执行,甚至在法院对涉案房屋进行强制拍卖清债过程中百般阻挠,使执行工作被迫中止,曾某的行为已涉嫌刑事犯罪。
 
2014年12月,章贡区法院将此案移送章贡公安分局立案侦查,曾某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后警方将其抓获实施刑事拘留。最终迫于法律威慑,曾某与刁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付款义务。
 
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2016年3月,章贡区法院以曾某犯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
 
章贡区法院执行局局长郭荣明说,章贡区法院依法严厉打击逃避、规避以及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至今,共实施司法拘留160余次,实际拘留59人,共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判罪案件6件,有力震慑了其他失信被执行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章贡区法院院长曾祥全告诉记者,通过和公安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整个执行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赣州市委政法委坚决支持法院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严厉打击逃避、规避执行行为和拒执犯罪,执行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马玉福说,赣州市在推动解决执行难方面打出了“硬拳头”,建立了拘传、罚款、搜查、司法拘留、强制搬迁常态化工作机制,公检法三机关联合打击拒执犯罪行为,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采取强制措施,做到绝不手软。
 
据了解,2014年以来,赣州全市法院共司法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170人次,向公安机关移送侦查拒执犯罪案件111件,已判决49人,有力震慑了老赖。
 
“真功夫”联动执行显出成效
 
因经营不善停工停产,赣州市某金属制品公司背负巨大债务。2016年8月,章贡区法院依法采纳相关申请执行人意见,对该公司立案执行,迅速公告送达执行通知书,并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予以限制出境等信用惩戒,对抵押物移送评估、拍卖等。
 
不仅如此,章贡区法院还与章贡公安分局积极协调,成功找到涉案公司相关负责人何某,两家合力将其从异地拘传至赣州,最终成功执结该案。
 
据介绍,赣州市通过多渠道滚动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舆论压力,督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还联合市文明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公布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至今,赣州市共发布“诚信红黑榜”5期,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4435人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境1684人次,限制高消费3688人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16735人次,执行高压态势已经形成。
 
赣州中院先后与市不动产登记局、赣州银行、市国土资源局、市房管局签订“点对点”网络查控合作协议,用足用好“点对点”“总对总”查控系统,全面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等财产信息。
 
2014年以来,赣州全市法院共网络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149.26万次,查询案件35939件,冻结银行账户7478个。
 
马玉福介绍说,执行难问题由来已久,要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院执行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必须盯热点、抓重点、破难点,通过以点带面推进解决执行难。
 
为此,赣州市委政法委要求全市法院把主要精力放在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上,有重点地开展各类专项执行行动,集中力量执结一批重点案件,让群众看到希望,感受到正义。
 
赣州市法院以攻克涉金融案件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组织开展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最大限度及时实现金融机构债权,解决涉金融案件执行难题。2015年11月以来,全市法院共为金融机构追回债权2.95亿元。
 
“好助手”人民陪执员有效参与
 
2014年,赣州市于都县某村发生一起离婚纠纷,男方要求女方退还6万多元礼金,女方却玩起“躲猫猫”,避而不见。
 
于都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女方退还礼金。执行过程中,女方故伎重演,逃避执行。
 
2015年年底,于都县法院人民陪审员管才长发现了女方家人的行踪,及时通知执行法官将其传至法院,促成此案顺利执结。
 
近年来,赣州市委政法委、赣州中院走出一条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结合、精英法官与“平民”法官互补的新路子,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的参审半径,大胆创新让其参与到执行工作中来,成为执行的“好助手”。
 
马玉福告诉记者,赣州市大力开展人民陪执员试点工作,制定了《人民陪审员参与执行工作方案》,从人民陪审员中遴选人民陪执员155人,积极邀请熟悉被执行人情况的陪审员协助执行,执行前协助法官调查摸底,执行中因势利导开展调解,执行后释法明理、劝说引导。
 
于都县法院执行局综合科科长李培锋说,执行中可能出现一些被执行人暴力抗法等突发情况,具有一定危险性。为此,赣州市择优选任了一批退伍军人为人民陪执员,固定参与执行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执行干警应对突发情况。
 
2016年8月,人民陪审员、退伍军人钟斌和执行法官一起,紧急处理了一件被执行人恶意抗拒执行的案件,成功将被执行人控制后带至法院,促进案件成功执结。
 
据了解,2015年以来,赣州市人民陪审员协助执结案件1176件,其中执行和解348件,涉案标的1207万元,人民陪审员参与合议裁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900件,上门执行1426人(件)次。
 
如今,赣州市在破解执行难过程中取得了累累硕果,而这些光鲜成绩的得来,离不开赣州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统筹推动。
 
通过积极牵头“抓”执行、定期调度“推”执行、评比通报“促”执行等方式,赣州市委政法委对全市执行工作进行周密严谨的部署调度,推动执行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破解执行难做出了大量有益探索。(蔡长春)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