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综治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综治要闻

政法机关积极履职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时间:  2025/7/31 9:10:36  

□ 平安特稿

□ 本报记者 杜洋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行部署,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明确的实施路径。

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

近年来,政法机关坚决将法治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鲜明主线,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速构建稳定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平等保护市场主体

7月11日,云南省祥云县公安局祥城派出所工业园区警务室接到警情,园区两家公司因债务清偿问题发生激烈争执。民警闻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经现场调查核实,双方纠纷源于15万元债务的清偿方案出现分歧。

民警详细梳理债务关系及此前约定细节,逐一分析双方诉求的合理性,从法律层面解读债务清偿的优先顺序,同时结合情理疏导,推动双方换位思考。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和专业引导,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矛盾纠纷得以化解。此次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避免了矛盾升级,还依法平等保护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加强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环节。政法机关勇担职责使命,积极履行职能,平等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其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4月25日,公安部公布一批公安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依法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2024年,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3.7万起,在赋能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服务支撑作用。

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串通投标罪一审案件707件,同比上升30.44%。针对串通投标犯罪大幅上升态势,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6件典型案例,涵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土地承包等多个经济领域,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

检察机关严惩犯罪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效办理涉企案件,依法平等保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维护市场交易规则

为依法维护市场交易规则,政法机关聚焦市场发展需求,秉持法律准绳、用好法治方式,以开放、主动的姿态持续释放法治红利,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强化区域合作协同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和《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组建“川渝税费争议调解室”,推动边界地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2024年以来,四川、重庆两地司法行政机关在区域协同立法、执法司法协作、法律服务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协同发力,取得明显成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今年以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公安机关持续推动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走深走实,不断提升跨区域警务协同合作效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百姓民生,再推五项便民惠企实事项目,持续提升长三角区域居民群众、企业主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严惩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逃废债不仅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秩序和信用环境,还扰乱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过去一年,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的打击力度,研究破解制约逃废债有效监督的机制性障碍,依法加强对新领域虚假诉讼监督。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中,破产案件、适用特殊程序案件与2023年相比显著上升。

公安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联合部署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聚焦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贷款领域非法存贷款中介服务等重点方向,依法严打虚假诉讼、合同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市场竞争秩序

为构筑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法机关依法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最高法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反垄断民事和行政审判,强化规则引领,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执行,依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013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垄断民事一审案件1145件,审结1071件。

针对不法分子通过恶意起诉等方式获取不正当利益,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最高检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2022年7月至2024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通过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对法院8897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开展监督,移送涉嫌犯罪线索175件。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执法公正高效,助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司法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将合法性审查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相融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凝聚公平竞争审查的法治合力,为全市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湖北省十堰市司法局今年全面启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为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当前,政法机关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有效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维护市场交易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激发市场潜能,助力经济循环畅通,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了法治根基,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任编辑: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