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陈建华
□ 本报实习生 梁贺
辛欢,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教导员、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她是戒毒所里一名身穿警服的护士,用忠诚担当筑牢防线,用医者仁心祛除毒瘾,守护迷途者的重生之路。
1996年,走出校门的辛欢原本可以到南宁市某大医院工作,却在警察父亲的影响下,毅然投身司法行政戒毒医疗这个高危岗。29年来,她用铁肩担当使命,以柔情对待戒毒人员,帮助她们除病痛复康健、树信心燃希望,付出了艰辛努力,收获了成功的欢欣,先后获得“广西最美公务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严律己:既强业务,更强信念
“放松一点,很快就好!”治疗室内,一名戒毒人员因长期注射毒品,血管极其难找。但辛欢很快找准血管,熟练地扎入针头。这看似普通的场景,实则充满风险。
戒毒人员中有艾滋病患者,医护人员零距离治疗时,针刺伤、体液喷溅等带来的感染风险极大。“如果针头划伤手指,必须立即检查论证,很可能要服用几个月阻断药,副作用大到吃不下饭、掉头发。”戒毒所医院检验科的韦宁说,“辛教导员常说害怕是本能,万无一失是本事。”
辛欢清楚,有了万无一失的本事,才能拯救别人和保护自己。为了练就过硬技能,她从上岗第一天开始就勤学苦练,坚持向师傅请教、在岗位锻炼、以自学充电、借培训强能,日复一日在模具上练扎针,还拿自己身体做试验,千锤百炼才练成名副其实的“一针准”。
长期战斗在高危岗位,仅仅业务过硬还不够,更需要强大信念支撑。每当辛欢有畏难、想松懈等苗头时,她就主动向父亲和前辈看齐,对照找差距,学习他们的忠诚担当和无怨无悔,汲取精神养分。
如今的辛欢在高风险操作中得心应手,只要有高风险医疗状况,她总是冲在最前头。面对梅毒患者溃烂流脓的创面、未成年戒毒人员的复杂感染等棘手难题,她带领团队制定实施最优方案,让患者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悯疾人:既治身病,更治心病
戒毒人员小何刚入所时腿部严重溃烂,散发恶臭,旁人避之不及。“家人不管我了,腿也保不住,还戒什么毒?”她满怀无助与悲观。
为让小何重拾生活信心,辛欢利用治疗时间与她交流,让她相信自己、配合治疗。常规敷料效果不佳,辛欢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申请使用纳米银离子敷料。那些日子,她每天分析小何病情,每次换药借机疏导心理。
一次次精心护理,让小何的伤口从10×15厘米缩至7×13厘米;一场场暖心谈话,让她的心灵创伤渐渐愈合,脸上有了笑容,决心洗心革面。小何说:“辛教导员让我知道,年轻人犯错误,只要知错就改,也能被原谅。她是真把我放心上,让我感受到做人的尊严。”
其实,辛欢的本职是戒毒医疗,但她主动扛起教育疏导戒毒人员的职责。她发现比身病更难治愈的是心病,而且治疗身病可以强信心,信心足有助戒毒康复。她知道戒毒人员最缺爱,普遍对成功戒毒和融入社会缺乏信心,就把她们当姐妹、当女儿,身心并治。虽然每次治疗接触时间不长,但辛欢注重察言观色,用三五句对话发现问题,借三五分钟疏导情绪,向戒毒人员传递真情与温暖。
一名戒毒人员入所后,因其孩子觉得没面子拒绝通话联系,导致该名戒毒人员抗拒戒治,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辛欢一边耐心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一边说服孩子接纳母亲;一个被诱导吸毒还染上梅毒的女孩,厌世嫉俗,辛欢苦口婆心,以爱疗伤,终于让该戒毒人员放弃了报复念头……
农某曾经家底厚实、衣食无忧,吸毒让其家境一落千丈、还感染艾滋病病毒,家人抛弃她,她也嫌弃自己,人生濒临崩溃。辛欢对她不嫌不弃,嘘寒问暖。农某起初不领情,认为辛欢只是可怜自己。但辛欢持续关爱有加,引导她热爱生活、重拾信心。农某出所后仍与辛欢保持联系,主动倾吐苦闷,辛欢百听不厌,并提供相应帮助。
“身体伤口要用药治疗,心灵裂痕靠尊重缝合。”辛欢经常把体会告诉年轻护士,一起拿出更多理解与尊重,用精心治疗与精准关怀修补一个个被毒品祸害的灵魂,让她们在绝望的深渊中抓住希望的微光。
强队伍:既教方法,更导方向
“从2001年来所第一天起,她就手把手教我做好防护、血管定位、静脉穿刺……很管用。”戒毒所医院护理骨干覃青对辛欢的感激与佩服溢于言表。
自己行不算,团队行才好。无论当护士,还是任教导员,辛欢对冒着危险摸索出的方法,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走上领导岗位后,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带着队伍共同成长、团结争先,多次在全区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在辛欢看来,带队伍教方法、传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创新突破是她认定的用力方向,起初有人认为全院就十来人、事情繁多,哪有时间和精力搞创新。然而,辛欢坚定不移,执着向前。
建设胸痛救治单元,让快速急救从梦想变为现实;构建医联体,借梯上楼提升治疗水平;推动形成全院联动格局,成功打造全能型战队……辛欢带领团队的一次次创新,有助于戒毒人员的生理脱毒、心理矫治和康复训练。
领导和同事眼中的辛欢闲不住,总是在思考和探索。她发现未成年戒毒人员跟自家孩子一般大,缺少亲情关爱和提醒约束,因年少、孤寂、好奇等误染毒瘾,甚至染上性病。她心里隐隐作痛,决心前移戒毒关口,走出去让社会上更多孩子认清毒害,不沾毒品。她主动参与创新精细化禁毒戒毒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向阳花”培育计划,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她和同事们走社区、进学校,宣讲毒品危害,剖析惨痛案例,参与禁毒戒毒宣传近30场次,覆盖4000余人次。
辛欢把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戒毒医疗事业,虽已青丝现白发,但初心不改,努力帮助戒毒人员走向新生,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为社会的和谐安宁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