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加减乘除”法
提升服务“零距离”
“小网格”有大作为,“微治理”释放大能量。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巴音社区积极探索网格化治理新思路,强化党建对网格化治理的领导作用,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坚守为民初心、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全民反诈、排除安全隐患,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瞄准“需求”做加法,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通过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推动服务阵地向前移,便民政策进小区,服务送上门,网格员凭借一双“铁脚板”,建立“一房一表”,摸清辖区人口底数,掌握实情;建立网格微信群8个,群策群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聚焦特殊群体,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织牢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为83户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17.9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6人2万元,提供临时救助0.9万元,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民生温度”。
瞄准“症结”做减法,建立化解矛盾“服务站”。充分发挥网格员工作优势,深入群众,成为沟通的桥梁、邻里的和事佬,使矛盾“见之于早、防之于小、解在萌芽”。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共治全面助力矛盾化解,“组团式”建立调解队伍,凝聚辖区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等多元力量,发挥各自所长,推动化解居民与物业因暖气供水问题、下水堵塞问题、噪音扰民问题、垃圾积存等各类矛盾20余件。通过化解矛盾做减法,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提高居民满意度。
瞄准“担当”做乘法,共筑全民反诈“防火墙”。通过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反诈宣传50余次,线上通过网格微信群实时推送典型案例、科普诈骗手段10余条,呼吁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3000人次;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2000余份,定期在辖区广场等人员集中场所开展多样化活动进行反诈知识宣传30次,针对老年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讲解,让居民真正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有效提升防诈意识和能力,全面落实构建四方融合向网格集聚,实现服务群众的“乘法”效应,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瞄准“病灶”做除法,织密隐患排除“安全网”。坚持守网有责、守网负责、守网尽责,聚焦隐患排查、安全检查等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15次;网格员定期在辖区走访进行地毯式排查,及时消除电动车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16处;为辖区商铺发放《安全检查文书》1000余份,加强用电、消防安全巡查;强化燃气隐患排查,对门店商户进行常态化燃气安全检查6次,同时走进楼院小区展开“敲门送平安”行动,对使用瓶装液化气用户展开专项检查300余户,竭力守护“烟火气”。
社区连着大民心,网格连着千万家。下一步,巴音社区将继续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全心全意为网格群众服务,为居民解决好实际问题,春风化雨般让群众感受到网格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