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发出一点微光

时间:  2023/9/4 14:45:17  

发出一点微光


□张文文


“春夏飞雪,昼夜刮风”,是民警周峰对红其拉甫的最初印象。


2021年7月,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周峰来到帕米尔高原,挂职担任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副所长。


执法执勤、边境巡控、服务群众、抢险救援、演习演练……周峰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也发现了这里与广东的不同之处。


这里地广人稀,派出所5238平方公里辖区内只有1500多名塔吉克族牧民。辖区群众淳朴善良,没有那么多警情和案件,有的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入户走访,守护着牧民群众和牛羊;是日日夜夜的巡边踏查,用脚步丈量边境线。他想起刚到这里时,范川川教导员对辖区情况的介绍:“要守好边境,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还要依靠群众力量。”


做好群众工作是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一代代民警的传统。


第一次入户走访,周峰就注意到很多牧民身上裸露着的还未结痂的“红肉”。他询问后才知道,这里气候寒冷,风湿病、关节炎是牧民们的常见病,但受传统习惯影响,他们在身体出现疼痛症状后,不看病也不吃药,在疼痛部位垫些纸,用烧红的木棍烫一下就算是治疗。


周峰拥有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于2012年考取了医师资格证。具备行医资格的他看到牧民的这种治疗方式很揪心,便萌生了在日常走访间隙开展义诊的想法。从那以后,两年的戍边生活,义诊伴随了他的每一次入户走访。


刚开始,从未见过针灸疗法的牧民对周峰的医术充满质疑。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周峰就先给派出所民警和护边员看病,以此来“打广告”。


慢慢地,大家都知道派出所有个周副所长“针”到病除,辖区群众从刚开始等他上门义诊,到后来主动到派出所找他问诊。


沙比克·玛玛达塔大妈因为刺绣时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腕管、肘管综合征,导致胳膊一直呈弯曲状态,同时伴有疼痛。周峰给大妈做了几次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后,大妈的疼痛明显减轻,长期治疗后,大妈的胳膊活动自如。


因为担心乡亲们缺乏科学的医疗观念,耽误了治疗,周峰在驻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当地医疗部门深入牧区开展医疗知识宣讲,帮助大家转变观念。“现在辖区再没有出现过用‘土方法’治病的了,都愿意通过正规渠道寻医问药。”周峰欣慰地说。


今年7月3日,周峰联系深圳援疆支医队到派出所给辖区群众进行一次集中义诊。牧民们得知消息后,早早地来到派出所等候。义诊结束后,一位大叔却迟迟不愿离开派出所。直到周峰忙完最后的收尾工作,他才缓缓走过来说:“我可以和你合张影吗?”原来,大叔之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是周峰用针灸帮助治疗好的,大叔的老伴患有高血压,也是周峰一直在免费提供药品。这次大叔来派出所并不是请周峰看病,而是知道周峰马上就要离开红其拉甫返回广东,想来合张影留个念想。“这位大叔表达情感的方式非常含蓄,他小心翼翼只是怕打扰到我工作。”周峰眼睛里闪着泪光。


“我做这些事,离不开我的老战友和老同学的支持。”周峰说。为了帮助更多人,两年来,他一直在向原单位和母校安徽中医药大学申请药品方面的支援,一些治疗高原病的药品从广东、安徽等地运往红其拉甫,送到牧民群众手中。


返程在即,周峰却越来越忙,他总想给辖区群众再多做些事情。经过他的奔走协调,不久前,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警务保障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与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签订共建协议,长期为这里的牧民和戍边民警提供医药服务,这也去掉了周峰的一块“心病”。


除了这些,让周峰放心不下的还有战友们的身体。1999年出生的冯磊是四川资阳人,在一次体检中查出心肌酶偏高;1996年出生的张志昊来自山东滨州,是热斯喀木村警务室的驻勤民警,前往警务室时要翻越两座5000米以上的达坂,每次翻越达坂时张志昊都会出现高原反应,身体抽作一团;1996年出生的阿吉,有一次为了救助受伤牧民,在高原奔跑导致呕吐不止……


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平均年龄不到26岁,而体检单上却经常出现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各种问题。“坚守在高原的这些年轻战友们工作起来不要命……”周峰语气里带着担忧,也充满了敬佩,“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在人生最好的年华来到红其拉甫,甘愿付出青春,忠诚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和边境一草一木。


离开新疆之前,周峰又沿着辖区边境线走了一遍,踩一踩这里的土地,摸一摸界碑……


出发前一晚,周峰查完夜哨已接近后半夜,却没有丝毫困意。他坐在派出所门口的台阶上,望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满天繁星,听黑暗尽头传来的犬吠声。最后,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发出一点微光,温暖一点自己,照亮一点前行的路。


(作者单位: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