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肃北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如果星星会说话

时间:  2023/2/16 13:26:49  

如果星星会说话


□武陇慧


依吞布拉克的夜,如同被幕布紧紧包裹着一般。夜幕之上,群星闪烁着涌入夜空,衬着水洗般的幽蓝,深邃静谧。站在海拔3000米的此处,比平原上的人更靠近星空。


风雪中出发


清晨8点20分,幕布微微翘起一角,一丝白光从天地之间的缝隙挤了进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也开始在铁路派出所的小院里涌动。


2020年12月9日,南疆第一条出疆铁路物流大通道——格库铁路全线开通。自此,进出塔里木盆地的货物运输瓶颈被彻底打通,这条铁路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内陆连接西亚、东欧的重要通道。


“干粮、水壶、氧气袋,大家把装备全部再检查一遍!”时值隆冬,阿尔金山上寒意逼人。依吞布拉克站派出所所长田玉琛不放心地嘱咐着即将外出工作的民警。


“山路爬坡比较多,必须穿好运动鞋。”民警李继东一边查看携带的装备,一边不停给年轻民警叮嘱着高原铁路安全巡视检查的注意事项。


这里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一片荒原,东邻可可西里,西邻罗布泊荒原,严酷的自然环境让这里人迹罕至。不仅极端干旱,还高寒缺氧,一年中十级以上大风时间高达233天,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


派出所民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守护辖区173.54千米铁路线路的安全。这一天,民警们要巡视的铁路线路距离派出所125公里,由于山里连日下雪,危险比平日增加了许多。


“上车!”随着一声令下,一天的线路安全巡查开始了。


道路盘旋蜿蜒,忽东忽西,很多区段没有公路便道,民警们必须就近下车徒步巡查。“记得刚到依吞布拉克时,民警们安全巡查时还喜欢聊着天。渐渐地,走多了凶险的路,话就越来越少,个个都老实了。”副教导员雒宏亮笑着说。


力气要用在腿上啊!在高原上走路本就费劲,有时还要沿着铁路翻山梁,再加上山路崎岖,有些小道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峭壁,最危险的一段坡路只有一尺多宽,勉强容得下一人侧身通过,熟悉路况的民警都不敢掉以轻心。这些路都是民警们一次次巡查蹚出来的。


大家习惯性地沉默不语,专心在脚下,很快四个人就走得大汗淋漓,只能听到脚步声与喘气声。两个多小时的徒步后,终于可以看到连着两座山的铁路桥,民警们要爬到桥上拍摄铁路标识、检查大桥和线路安全隐患。


雪后的山路异常湿滑,崎岖蜿蜒的小道顺势而下,一旁是30余米的“悬崖”,每一步都要小心试探后艰难迈出。风打西边来,在山谷里形成了峡谷风,让这段在海拔4200米处的下坡路异常难行。


“这种路就是鬼门关!”就当所有人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往前走时,意外还是发生了——辅警热扎克突然脚底一滑,险些坠下山崖。


生死就在一瞬间。李继东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拽住,但惯性太大,连李继东也被带着一起下滑。千钧一发之际,两人同时转身抓住山体伸出的石笋,下滑速度才被减缓。此时,热扎克已滑下三四米,两人的手掌被尖利的山石划得鲜血淋漓,衣服也被划烂了。李继东手腕也因拖拽受了伤,但高原反应的眩晕感逐渐冲淡了他们的疼痛感。


简单的处理过后,大家继续向前。


平凡的坚守


“没想到这里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光秃秃的山,满眼荒凉。”李继东说,“工作总要有人来干。”在他看来,山高路险的好处是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例如岩羊、狼、野骆驼、苍鹰,都是铁路安全巡查路上的“常客”。李继东大口喘着粗气,休息时转身眺望十几公里外巍然屹立的雪山时说:“站在山顶眺望,是我最高兴的事。”


同样选择留下来的,还有所长田玉琛。“在山区信号特别差,只要民警去铁路线路手机就没有信号,特别担心,就怕出事故。”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田玉琛至今心有余悸。


当时田玉琛带着民警一起在巴什考贡一带采集线路基础数据,车开到山边时,远远望去,铁路桥距离山边只有五六百米左右的距离。为了赶在天黑前完成测量工作,田玉琛与民警约定好自己开车绕着盘山路到桥的另一头等待民警,其余人沿着山路爬到桥上开展工作。


没想到这一绕就是30多公里,田玉琛本以为民警们都已在约定地点等候,谁知到达后却不见大家的踪影,高声呼喊也没有任何回应。田玉琛心急如焚,立刻沿着山路往桥边走,一边攀爬一边大喊,直到一个半小时之后才与民警接上头。“这个年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那次真是把我吓坏了……”


刚来到依吞布拉克时,工作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距离派出所两公里外的315国道才有手机信号,镇上只有夏季季节性营业的一家小卖部、一家小饭馆,平时就连牙刷、香皂这样的基本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去70公里外的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购买。若是遇到大雪或沙尘暴导致交通中断,就没有菜吃。公安处工会配备的冰柜,用车送上来三次,但因为路况太差,每次都因颠簸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使用。再加上持续不断的高原反应,头晕恶心、心悸失眠、后脑勺闷疼……让民警们开始忍不住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种艰苦,是上山之前想象不到的。”田玉琛没有退缩。他铆足劲做了一系列稳定队伍、稳定警心的工作。督促民警每日按时测量血压,给民警分发缓解高原反应的“红景天”和感冒药,联合铁路站区安装移动信号放大器……


“一定要把暖棚搞起来!”来到依吞布拉克的第一年,田玉琛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解决民警吃饭问题。他了解到在高原地区植物根本无法在室外存活,只能建设高原暖棚。工作之余,民警们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忙着搬砖,铲水泥,测量地基高度……


暖棚有了着落,但戈壁土碱太大无法种植作物,让大家再次犯了难。雒宏亮在工作中了解到,距离派出所70公里外的铁木里克乡政府有羊粪和适宜种植的土壤。在民警们的共同努力下,300方土和羊粪被铺到了暖棚里。


如今,暖棚里种植的蔬菜已经能够满足民警们的日常饮食,还种植了一些花卉。在黄昏的光景里,一簇簇盛开的玫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风裹携着热气和香气迎面扑来。


别样的风景


艰苦的环境锤炼着民警们的意志,他们用心中的热爱与赤诚,将生活中的苦化作了甜,这种力量鼓舞着他们一路前行。


去年8月28日李继东生日那天,所里给了他一个惊喜,晚餐时大家毫无预兆地一齐唱起了生日歌。“因为疫情,所里无法买到生日蛋糕,但我们为你准备了你最爱吃的火锅和长寿面,还加了个荷包蛋!”听着大家的生日祝福,李继东的泪水瞬间涌出……


今年2月就要退休的王永江,数不清在线路上走了多少遍,每次铁路桥贴标后他都会和民警一起去采集第一手数据。他说:“详细掌握辖区铁路线路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工作,这样的付出和坚守值得!”


对长年在野外奔波、披星戴月的工作,他乐此不疲:“你不知道,依吞布拉克凌晨3点的星空最美!”


600多天,依吞布拉克派出所的民警们习惯了高寒缺氧,习惯了要穿过20多公里冰河的铁路安全巡查,习惯了在茫茫荒漠远离繁华。他们用实际行动在祖国的边陲守护着第三条出疆通道的运输安全。


安全巡查归来,已是繁星漫天,办公室窗户透出的点点灯光在小院里洒下一片耀眼的碎金,仿佛高原星空的闪闪星光,深深地镌刻着民警坚守阿尔金山的记忆,并将这动人的故事讲给后来人听……


(作者单位:库尔勒铁路公安处)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